见“啬”。
詳細字義
◎ 嗇
嗇 sè
動
(1) (會意。甲骨文字形,象糧食收入穀倉形。小篆从來,从㐭,「來」指麥子,「㐭」(lǐng)指粮倉。本義:收穫穀物)
(2) 同本義 (嗇)此字本訓當爲收谷,即穡之古文也。轉註爲愛濇之義,或借爲濇。——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臘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 ——《禮記·郊特牲》
嗇夫承命。 ——《儀禮·覲禮》
王狩,嗇人不從。 ——《儀禮·夏小正》
。按,重農事也。
主人出,寫嗇於房。 ——《儀禮·特牲禮》
。注:「嗇者,農力之成功。」
主先嗇而祭司嗇也。 ——《禮記·郊特牲禮》
。疏:「種曰稼,斂曰嗇。」
舍我嗇事。 ——《史記·殷本紀》
嗇黍。 ——《儀禮·少牢禮》
。注:「收斂曰嗇。」
服田力嗇。 ——《漢書·成帝紀》
又如:嗇事(農事);嗇夫(農夫,同穡夫,穡人);嗇黍(收穫的黍稷)
(3) 愛惜 嗇,愛濇也。 ——《說文》
治人事天,莫若嗇。 ——《老子》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嗇其大寶。——《呂氏春秋·先己
又如:吝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嗇神(愛惜精神);嗇氣(愛惜保養元氣);嗇養(猶保養)
(4) 節省;節儉 少費謂之嗇。 ——《韓非子·解老》
又如:嗇夫(儉省節用的人)
詞性變化
◎ 嗇
嗇 sè
形容词
(1) 吝嗇,慳嗇 夫小人之性,釁於勇,嗇於禍。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注:「貪也。」
晚節嗇。 ——《史記·五宗世家》
嗇,貪也。凡貪而不施,或曰之嗇。 ——《方言十》
仲嗇於財。 ——《戰國策·韓策》
又如:嗇後(迷信。指上天吝嗇給人的壽命,使之早死);嗇克(亦作「嗇刻」。吝嗇,刻薄);嗇吝(亦作「嗇恡。吝嗇);嗇細(吝嗇,小氣)
(2) 猶歉。收成不好 如:嗇年(歉收之年)
(3) 閉塞不通 診其脈時,切之,腎脈也,嗇而不屬。 ——《史記·扁鵲倉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