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衅”。
詳細字義
◎ 釁
釁 xìn
〈動〉
(1) (會意。从爨省,爨( cuàn),竈。從酉( yǒu),與酒有關,表祭祀。分,表示分佈。合起來表殺牲以祭。本義:古代血祭新制的器物。殺牲,用其血塗於器物縫隙中來祭祀)
(2) 同本義 釁,血祭也。 ——《說文》
隋釁。 ——《周禮·大祝》
。注:「謂薦血也。」
大師掌釁祈號祝。 ——《周禮·小祝》
不以累臣釁鼓。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車甲釁而藏之府庫。 ——《禮記·樂記》
將以釁鐘。 ——《孟子》
釁鼓旗甲兵。 ——《呂氏春秋·慎大》
桓公踐位,令釁社塞禱。 ——《管子·小問》
。注:「殺牲以血澆落於社曰釁社。」
縛之,殺以釁鼓。 ——《韓非子》
又如:釁寶鎮及寶器;釁鐘;釁寶刀;釁社(殺牲取血以祭社神);釁鼓(殺人或殺牲以血塗鼓行祭)
(3) 塗 比至,三釁、三浴之。 ——《國語》
。韋昭注:「以香塗身曰釁。」
又如:釁屍(古代喪禮以鬯酒塗屍);釁浴(用芳香塗身後沐浴以除穢惡。引申爲認真研究,用精取宏);釁鬯(塗屍的香酒)
詞性變化
◎ 釁
釁 xìn
名词
(1) 縫隙;裂痕 會聞用師,觀釁而動。 ——《左傳·宣公十二年》
。 孔穎達疏:「釁是間隙之名。今人謂瓦裂龜裂皆爲釁。」
爲室三重,戶閉,塗釁必周。 ——《後漢書·律曆志上》
又如:釁會(有釁可乘的時機)
(2) 禍患;禍亂 夫功全則譽顯,業謝則釁生。 ——《後漢書》
又如:釁首(禍亂之首);釁逆(叛亂);釁辱(蒙禍受辱);釁累(禍患與事端的牽連);釁禍(禍亂)
(3) 罪過 釁門子弟不得居宿衛近侍之官。 ——《通志》
又如:釁情(罪情,罪惡的用心);釁惡(罪惡);釁稔惡盈(罪大惡極);釁故(罪情,罪行)
(4) 過失 人無釁焉,妖不自作。 ——《左傳·莊公十四年》
又如:釁咎(過失,罪過);釁眚(過失);釁過(過失,罪);釁弊(缺失,弊端)
(5) 爭端。引起爭執的事端 想此事大半釁由姚婆,毒謀出於 方賊,今已父子並誅,斬草除根,大仇已報,餘人無罪,不可妄及。 ——《石點頭》
又如:邊釁;挑釁(藉端生事,企圖引起衝突或戰爭);尋釁
(6) 徵兆 近覽劉氏傾覆之釁。 ——《三國志》
又如:釁兆(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