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六文案

热门搜索: 发言稿

当前位置: 三一六文案 > 经典范文 > 工作公文 > 领导讲话 >

公共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现实困境与策略研究

字数:3895字 发布时间:2023-02-21 浏览数:0
特色服务
本篇例文仅供参考,如需代写类似“公共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现实困境与策略研究”文章,请点击立即约稿!
代写约稿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现实困境;应对策略 摘 要: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三大优势,并着重分析了当前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诸如体系建设不完善、资源投入受限、传承意识淡薄、“舶来文化”冲击强烈等现实困境,提出了探索多元化交流合作、融合新时代文化發展脉络和时代使命、加强本土特色与立体化推广相适应模式研发、运用科技元素拓展推广平台等推广策略,以期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6-0037-03 1 背景 中华民族拥有跨越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中华文化传承了民族独具特色的理念,凝聚亘古的智慧和恢弘磅礴的气韵!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现和人民融于骨髓的文化自信源泉,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于2017年1月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联合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全面带动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然而,在目前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知识获取渠道多样化、快节奏社会及后新冠疫情时代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群体分流严重,呈连年下降趋势。在此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重任,如何直面推广中的现实困境并科学施策、有效应对,是摆在广大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2 公共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作用和优势 2.1 公共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图书馆是应保存和传承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需求而产生的。正是图书馆的出现,才让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汇聚的文化知识得以较为系统地保存并传承下来,成为今天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创造了当今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崭新人类文明。 同时,作为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收藏者,图书馆自诞生起就担负着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成就和科技成果的使命,加之其所承担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公共图书馆更该充分发挥其在培养服务人才、助力科学研究、提供社会服务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前沿阵地作用[1]。同时,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帮助读者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内涵、精神内涵,引导他们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提升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以达到推广目的[2]。 2.2 公共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优势 总体来说,公共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具备渠道优势、资源优势、实践优势等三大优势。首先,公共图书馆作为广大读者的第二课堂,在现代社会已成为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承载所在,已担负起了诸多知识普及和文化灌输的教育职能,这就为其在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方面奠定了渠道优势[3];其次,公共图书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收集、汇总、保存、传承的重要场所,其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系统、全面,这就为公共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资源优势;再次,公共图书馆馆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且不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学者,他们在总书记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指示下,不断深化挖掘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努力探索优秀文化发展路径,通过基于馆藏资源和结合地方特色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由单纯的理论传播向实践推广转变,可有效提升广大读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积极性、接受认可度和普惠度,这就是其实践优势[4]。 3 公共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现实困境 3.1 体系建设不完善,推广效果持续性难以保证 通常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时,主要的关注点在相关文献的收集、读者活动的开展,而在适宜的推广体系构建和完善方面及常态化、标准化的管理方面是相对欠缺的。体系建设不完善的原因诸多,一方面在于顶层设计者仅关注规划性和理论性,缺乏实践执行层面的相应实施细则或指导性不强,造成各级公共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统一协调的推广指导系统;另一方面体现在推广系统缺乏系列性、连贯性,公共图书馆在推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时采用的模式、主题、活动缺乏系列性和连贯性,无法充分调动广大读者的积极性,无法引导受众群体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难以维持他们的参与度和推广效果。 3.2 资源投入有限,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公众社会教育作为公共图书馆最基层的职能属性之一,直接体现在其是广大人民群众无门槛获取文化知识的场所和课堂,更在于其公益性属性。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地方政府的公共预算支出更多地倾向于可以直观改善城市形象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上,尤其是地方欠发达地区的市县两级政府对文化软实力推广和发展方面的投入长期处于基准水平以下。在此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受限于资源的投入不足,首要考虑的问题在于维持其基本功能的实现和运转,无法针对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有效的探索研究和推广活动。同时,对于一些基层图书馆,特别是县区级及以下的地方图书馆,受限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和专家资源的匮乏,推广活动开展较少、质量也难以保证,容易造成群众普惠面较窄、参与度较低和知识理解错位的现象,难以形成宣传推广的文化品牌。 3.3 实用主义导向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淡薄 近年来,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整体生活节奏也日趋加快,不同年龄群体面临的升学、就业、工作压力也极大。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读者把更多的阅读精力放在了应试和专业技能提升方面,更加倾向于实用主义。例如,我国某知名高校图书馆网站统计的图书借阅排行榜相关数据显示,借阅排行榜前10位均无我国传统经典文化典籍名列其中,诸如经史子集、四大名著、古典诗词等中国古代典籍甚至在排行榜前100位中都难见其踪影[5]。此外,传统经典文化阅读一直以来都不被重视,从基础教育阶段推荐书目即可看出传统经典所占比重明显偏小,仍侧重于多向技能和科普类书籍。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传承意识淡漠,阅读推广难度较大。 3.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文化受到“舶来文化”的强烈冲击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原本广袤的天地变成了“地球村”,世界各地的人文交流更加便捷,文化渗透更加深刻。面对外来文化的强势涌入,部分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普遍以开放和新奇的心态去接纳,使他们在充斥着消费主义、娱乐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的“舶來文化”中心态日趋浮躁,失去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耐心和兴趣,丢弃了跋书山涉学海的传统阅读精神,导致熟悉和懂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人越来越少,经典阅读推广越来越难[6]。 4 公共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解困策略分析 4.1 探索多元化交流合作模式,互学互帮互进,构建和完善推广体系 目前
温馨提示! 试读已结束,你需要支付 ¥0.9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支付帮助

上一篇:学习《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汇编

下一篇:医院喜迎二十大同心跟党走征文

相关文章